关键词
人物库
范禹偁五代至宋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宋时彭州九陇人
其父范虔为衙吏。
虔卒后,随母改适张氏,冒姓名张谔
后入丹景山,从师苦学。
后唐明宗长兴三年,登进士第,始复本姓名。
后蜀孟知祥时蒙阳,入侍太子
孟昶时,累迁翰林学士,曾兼简州刺史
好聚财,知贡举时以贿取士,为时所讥。
蜀亡降宋。
开宝中,官鸿胪卿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九陇(今四川彭州)人。
衙吏范虔子。
父死后,随母改适张氏,冒姓名为张谔
后入丹景山,从师苦学。
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进士第,始复本姓名。
后蜀高祖时蒙阳,入侍太子
后主时累迁翰林学士,曾兼简州刺史
好聚财,知贡举时以贿取士,为时所讥。
后蜀亡,从后主降宋。
宋太宗开宝三年(970)鸿胪卿
十国春秋》卷五四有传。
《舆地纪胜》卷一四五录其诗4句,《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杨崇敬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弘农华阴人
杨师道从兄子。
高宗朝,历太子詹事常州刺史工部侍郎鸿胪卿散骑常侍太子少师封郑国公
卒谥懿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刘继颙五代 ? — 97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3 【介绍】: 五代时深州乐寿人
燕王刘守光子。
守光死,削发为僧,居五台山
为人多智数,善商财利。
北汉刘钧嗣位,拜鸿胪卿
继颙游华岩,于团柏谷置银冶,取矿烹银,建宝兴军。
继元立,进太师中书令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慎知礼唐末宋初 928 — 99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8—998 【介绍】: 衢州信安人
慎温其子。
幼好学,年十八,为钱俶掌书记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从归宋,授鸿胪卿
历知陈州兴元府
以母老乞归养,退处十年
至道三年,以工部侍郎致仕。
自幼至白首,岁读《五经》。
每开卷,必正襟危坐,从不懈怠。
全宋文·卷四二
慎知礼九二八——九九八),衢州信安(今浙江衢州)人。
幼好学,年十八,献书钱俶,署校书郎
未几为掌书记
后从归宋,授鸿胪卿,历知陈州兴元府
以母老乞归,退处十年。
至道三年工部侍郎致仕。
咸平初卒,年七十一。
宋史》卷二七七有传。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善无畏唐 637 — 735年10月7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09—707 【介绍】: 唐僧。
中印度人,梵名戍婆揭罗僧诃
十三岁应嗣王位,让位于兄,出家,师事达摩掬多,授总持瑜伽三密教。
睿宗时负经来华。
玄宗时尊为教主。
开元五年,奉诏于菩提院翻译。
译有《虚空藏求闻持法》、《大毗卢遮那经》、《苏婆呼童子经》、《苏悉地揭罗经》。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华言净师子
又言善无畏
盖义翻也。
一名输波迦罗
华言无畏
亦义翻也。
其先以国难。
自中天竺分王乌荼。
父佛手王。
以畏有神姿异艺。
夙禅位焉。
已而兄弟阋墙。
统戎平定。
宜行军法。
义不忍诛。
乃𢪛泪白母。
以位让兄入道。
母哀而许之。
且密以传国宝珠。
为分器去。
师事中天竺国那烂陀寺达磨掬多。
为本师。
仍舍宝珠。
莹之像额。
一日侍次。
有僧持钵至。
而油饵尚温。
粟饭犹暖。
曰方从震旦乞得。
畏由是知其座下之人皆果證云。
掬多戒畏。
勿复言。
因尽得其总持瑜伽三密教法。
辞而游历。
摧破外道九十宗。
闻母氏以见忆丧明。
附信问安。
朗然如故。
未几。
还省。
掬多曰汝于震旦有缘。
行矣毋滞。
登雪山体殊不安。
忽掬多飞空至。
谓曰。
菩萨身同世间。
不舍生死。
汝久离相。
宁有病耶。
东近唐境。
有神人现形辞曰。
此寔文殊师利所护神州赤县地也。
非弟子所能摄。
开元四年。
丙辰奉梵夹届长安
诏居兴福寺
西明寺
先是帝梦与相见。
御丹青肖其貌殿壁。
及廷谒。
与梦所见。
无小异。
五年诏翻译。
菩提寺沙门悉达度语。
无著笔受
出虚空藏求闻持法经一卷。
十二年随驾入
出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七卷。
苏婆呼童子经三卷。
苏悉地揭罗经三卷。
沙门宝月度语。
一行笔受
盖得之京师华严寺
者昔有沙门无行西游。
学毕言归。
卒于北印。
获梵夹悉留华严云
至是始选取而译之。
畏尤开定业。
而禀承者日至。
平居神异莫测。
尝手出成模铸铜塔。
作火之日。
或惧其庭宇湫隘。
致灾变。
畏曰无苦。
当自知。
塔成而雪冻冱。
及炉炭。
上以夏暑旱。
使畏祷雨。
曰民病且死。
虽风雷亦足快意。
使中官高力士候望
畏不立坛。
持小刀搅钵中水
诵祝数百言。
有物如龙。
大如指。
赤色矫首瞰。
水面。
复潜钵底。
畏且搅且祝。
顷之白气自钵起。
径上数尺。
稍稍远引。
畏谓力士曰。
亟去雨至矣。
力士疾驰去。
顾见白气旋转。
自讲堂而西。
如匹素。
既而昏霾。
大风震电。
而随骤。
大木皆拔。
力士入奏。
而衣尽沾湿矣。
二十年乞西还。
不允。
二十三年乙亥十月七日卒。
寿九十九。
腊八十。
鸿胪卿鸿胪承李现。
具威仪宾律师护丧。
二十八年十月三日
葬全身龙门西山广化寺之庭。
善无畏
中印度人也。
释迦如来季父甘露饭王之后。
梵名戍婆揭罗僧诃
华言净师子
义翻为善无畏
一云输波迦罗
此名无畏
亦义翻也。
其先自中天竺。
因国难分王乌荼。
父曰佛手王以畏生有神姿宿赍德艺故历试焉。
十岁统戎。
十三嗣位。
得军民之情。
昆弟嫉能称兵构乱。
阋墙斯甚。
薄伐临戎。
流矢及身掉轮伤顶。
天伦既败军法宜诛。
大义灭亲忍而曲赦。
乃抆泪白母。
及告群臣曰。
向者亲征恩已断矣。
今欲让国全其义焉。
因致位于兄固求入道。
母哀许之。
密与传国宝珠。
犹诸侯之分器也。
南至海滨。
遇殊胜招提得法华三昧。
聚沙为塔。
仅一万所。
黑蛇伤指。
而无退息。
复寄身商船往游诸国。
密修禅诵口放白光。
无风三日舟行万里。
属商人遇盗危于并命。
畏恤其徒侣默讽真言。
七俱胝尊全现身相。
群盗果为他寇所歼。
寇乃露罪归依指踪夷险。
寻越穷荒。
又逾毒水才至中天竺境。
即遇其王。
王之夫人乃畏之女兄也。
因问舍位之由。
称叹不足。
是日携手同归
慈云布阴一境丕变。
畏风仪爽俊聪睿超群。
解究五乘道该三学
总持禅观妙达其源。
艺术伎能悉闻精练。
初诣那烂陀寺。
此云施无厌也。
像法之泉源众圣之会府
畏乃舍传国宝珠莹于大像之额。
昼如月魄夜若曦轮焉。
寺有达摩掬多者。
掌定门之秘钥。
佩如来之密印。
颜如四十许。
其实八百岁也。
玄奘三藏昔曾见之。
畏投身接足。
奉为本师。
一日侍食之次。
旁有一僧。
震旦人也。
畏现其钵中见油饵尚温粟饭犹暖。
愕而叹曰。
东国去此十万馀里。
是彼朝熟而返也。
掬多曰。
汝能不言真可学焉。
后乃授畏总持瑜伽三密教也。
龙神围绕森在目前。
其诸印契一时顿受。
即日灌顶为人天师
称曰三藏。
夫三藏之义者。
则内为戒定慧。
外为经律论。
以陀罗尼总摄之也。
陀罗尼者。
是菩提速疾之轮。
解脱吉祥之海。
三世诸佛生于此门。
慧照所传一灯而已。
根殊性异灯亦无边。
由是有百亿释迦微尘三昧。
菩萨以纲总摄于诸定。
顿升阶位邻于大觉。
此其旨也。
于时畏周行大荒遍礼圣迹。
不惮艰险。
凡所履处皆三返焉。
又入鸡足山为迦叶剃头。
受观音顶。
尝结夏于灵鹫。
有猛兽前导。
深入山穴。
穴明如昼见牟尼像。
右侍者如生焉。
中印度大旱。
请畏求雨。
俄见观音在日轮中手执军持注水于地。
时众欣感得未曾有。
复锻金如贝叶写大般若经。
镕中金为窣睹波。
等佛身量焉。
母以畏游方日久。
谓为已殁。
旦夕泣泪而丧其明。
洎附信问安。
朗然如故。
五天之境自佛灭后外道峥嵘。
九十六宗各专其见。
畏皆随所执破滞析疑。
解邪缚于心门。
舍迷津于觉路。
法云大小而均泽。
定水方圆而任器。
仆异学之旗鼓。
建心王之胜幢。
使彼以念制狂即身观佛。
掬多曰。
善男子。
汝与震旦有缘。
今可行矣。
畏乃顶辞而去。
至迦湿弥罗国。
薄暮次河。
而无桥梁。
畏浮空以济。
一日受请于长者家。
俄有罗汉。
降曰。
我小乘之人。
大德是登地菩萨。
乃让席推尊。
畏施之以名衣。
升空而去。
畏复至乌苌国
有白鼠驯绕日献金钱。
讲毗卢于突厥之庭。
安禅定于可敦之树。
法为金字列在空中。
时突厥宫人以手按乳。
乳为三道飞注畏口。
畏乃合掌端容曰。
我前生之母也。
又途中遭寇举刃三斫而肢体无伤。
挥剑者唯闻铜声而已。
前登雪山大池。
畏不悆。
掬多自空而至曰。
菩萨身同世间不舍生死。
汝久离相宁有病耶。
言讫冲天。
畏洗然而愈。
路出吐蕃
与商旅同次。
胡人贪货率众合围。
畏密运心印而蕃豪请罪。
至大唐西境夜有神人曰。
此东非弟子界也。
文殊师利实护神州。
礼足而灭。
此亦犹迦毗罗神送连眉也。
畏以驼负经至西州涉于河。
龙陷驼足没于泉下。
畏亦入泉三日。
止住龙宫宣扬法化。
开悟甚众。
及牵驼出岸。
经无沾湿焉。
初畏途过北印度境。
而声誉已达中国。
睿宗乃诏若那及将军史献。
玉门塞表以候来仪。
开元初
玄宗梦与真僧相见。
姿状非常。
躬御丹青写之殿壁。
及畏至此与梦合符。
帝悦有缘。
饰内道场尊为教主。
自宁薛王已降皆跪席捧器焉。
宾大士于天宫。
接梵筵于帝座。
国师广成之道。
致人主于如来之乘。
巍巍法门于斯为盛。
时有术士。
握鬼神之契。
参变化之功。
承诏御前角其神异。
畏恬然不动。
而术者手足无所施矣。
开元四年丙辰
赍梵夹始届长安
敕于兴福寺南院安置。
续宣住西明寺
问劳重叠锡贶异常。
至五年丁巳
奉诏于菩提院翻译。
畏奏请名僧同参华梵。
开题先译虚空藏求闻持法一卷。
沙门悉达译语。
无著笔受缀文。
缮写进内。
帝深加赏叹。
有敕畏所将到梵本并令进上。
昔有沙门无行西游天竺
学毕言归。
方及北印不幸而卒。
其所获夹叶悉在京都华严寺中。
畏与一行禅师
于彼选得数本。
并总持妙门。
先所未译。
十二年随驾入
复奉诏于福先寺译大毗卢遮那经。
其经具足梵文有十万颂。
畏所出者撮其要耳。
曰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七卷。
沙门宝月译语。
一行笔受删缀辞理。
文质相半。
妙谐深趣。
上符佛意下契根缘。
利益要门斯文为最。
又出苏婆呼童子经三卷。
苏悉地揭罗经三卷。
二经具足咒毗耶也。
即秘密禁戒焉。
若未曾入曼荼罗者。
不合辄读诵。
犹未受具人盗听戒律也。
所出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一卷。
即金刚顶梵本经成就一切义图略译少分耳。
畏性爱恬简静虑怡神。
时开禅观奖劝初学。
奉仪形者莲华敷于眼界。
禀言说者甘露润于心田。
超然觉明日有人矣。
法侣请谒。
唯尊奉长老宝思惟三藏而已。
此外皆门人之礼焉。
一行禅师者。
帝王宗重时贤所归。
定慧之馀阴阳之妙。
有所未决亦咨禀而后
畏尝于本院铸铜为塔。
手成模范。
妙出人天。
寺众以销治至广庭除深隘。
虑风至火盛灾延宝坊。
畏笑曰。
无苦自当知也。
鼓铸之日。
大雪蔽空。
雾塔出垆瑞花飘席。
众皆称叹焉。
又属暑天亢旱。
帝遣中官高力士
疾召畏祈雨。
畏曰。
今旱数当然也。
若苦召龙致雨。
必暴适足所损。
不可为也。
帝强之曰。
人苦暑病矣。
虽风雷亦足快意。
辞不获已。
有司为陈请雨具。
幡幢螺钹备焉。
畏笑曰。
斯不足以致雨。
急撤之。
乃盛一钵水以小刀搅之。
梵言数百。
咒之须臾有物如龙。
其大如指。
赤色矫首瞰水面复潜于钵底。
畏且搅且咒。
顷之有白气自钵而兴。
径上数尺。
稍稍引去。
畏谓力士曰。
亟去雨至矣。
力士驰去。
回顾见白气疾旋自讲堂而西。
若一匹素翻空而上。
既而昏霾大风震电。
力士才及天津桥。
风雨随马而骤。
街中大树多拔焉。
力士入奏。
而衣尽沾湿矣。
帝稽首迎畏。
再三致谢。
邙山有巨蛇畏见之叹曰。
洛阳城耶以天竺语咒数百声。
不日蛇死。
安禄山洛阳之兆也。
一说畏曾寓西明道宣律师房。
示为粗相。
颇嫌鄙之。
至中夜扪虱投于地。
畏连呼律师扑死佛子。
方知是大菩萨。
诘旦摄衣作礼焉。
若观此说。
灭至开元中仅五十载矣。
如畏出没无常非人之所测也。
二十年求还西域
优诏不许。
二十三年乙亥十月七日
右胁累足奄然而化。
享龄九十九。
腊八十。
法侣凄凉皇心震悼。
鸿胪卿
鸿胪丞李现具威仪。
律师护丧事。
二十八年十月三日
葬于龙门西山广化寺之庭焉。
定慧所熏全身不坏。
会葬之日涕泗倾都。
山川变色。
僧俗弟子宝畏禅师畏禅师荥阳郑氏琅邪王氏痛其安仰如丧考妣焉。
乾元之初唐风再振。
二禅师刻偈。
诸信士营龛。
弟子舍于旁。
有同孔墓之恋。
今观畏之遗形渐加缩小。
黑皮隐隐骨其露焉。
累朝旱涝皆祈请。
徵验随生且多檀施。
锦绣巾帕覆之如偃息耳。
每一出龛置于低榻香汁浴之。
洛中豪右争施弹帕净巾澡豆以资浴事。
上禳祷多遣使臣往加供施。
必称心愿焉。
释无畏三藏。
天竺人
让国出家。
道德名称为天竺之冠。
所至讲法必有异相。
初自天竺至。
所司引谒于玄宗
玄宗见而敬信焉。
因谓三藏曰。
师不远而来故倦矣。
欲于何方休息耶。
三藏进曰。
臣在天竺时。
尝闻大唐西明寺宣律师持律第一。
愿往依止焉。
玄宗可之。
律禁戒坚苦焚修精洁。
三藏饮酒食肉言行粗易。
往往乘醉喧竞秽污茵席。
律颇不能甘之。
忽中夜律扪虱将投于地。
三藏半醉连声呼曰。
师律师扑死佛子耶。
方知其为异人也。
整衣作礼而师事焉。
在洛时有巨蛇高丈馀长且百尺。
其状甚异。
蟠绕出于山下。
洛民咸见之。
畏语曰。
此蛇欲决水潴洛城
即说佛书义。
其蛇至夕则驾风露来。
若倾听状。
畏责之曰。
尔蛇也。
当居深山中用安其所。
何为将欲肆毒于世耶。
速去无患生人。
其蛇闻之若有惭色。
遂俯于地顷而死焉。
其后安禄山洛阳尽毁宗庙。
果符其言。
开元十年七月旱。
帝遣使诏无畏请雨。
畏持满钵水以小刀搅之。
诵咒数番。
即有物如蚪龙从钵中矫首水面。
畏咒遣之。
白气自钵腾涌。
诏使曰。
速归雨即至矣。
诏使驰出。
顷刻风雷震电。
诏使趋入奏。
御衣巾已透湿。
霖雨弥日而息。
又尝淫雨逾时。
诏畏止之。
畏捏泥媪五躯向之作梵语叱骂者。
即刻而霁。
尝过龙河以一橐驼负经没水。
畏惧失经遽随之入水。
于是龙王邀之入宫讲法。
为留三宿而出。
所载梵夹不湿一字。
其神异多类此。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程行谌唐 644 — 7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4—726 【介绍】: 郑州人名则,以字行。
志大好学,以文法称
首中甲科,补潞成尉。
历迁定州长史金部郎中
中宗景龙中,拜长安
后转刑部侍郎,又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
玄宗开元中,擢拜御史大夫,上疏以为来子珣等残害良善,其子孙不许仕宦。
卒谥贞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34—726 名则,以字行。
好学,首中甲科,初补潞城
鄠县、万牟县
入为监察御史里行,进殿中侍御史
招毁议,出为幽州司马,迁定州长史,入为金部郎中
中宗景龙四年(710),征授长安
不久,除将作少匠少府少监,转刑部侍郎
玄宗开元初,出为蒲州刺史,迁扬州长史
征拜鸿胪卿,即改殿中监,官终御史大夫
卒,赠左丞相广平郡谥曰贞
生平见苏颋御史大夫赠右(左)丞相程行谋(谌)神道碑》、《唐会要》卷七九、《唐诗纪事》卷一四。
行谌以文法著称。
全唐诗》存诗1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李迥秀初唐 ? — 71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雍州泾阳人字茂之
李大亮族孙。
进士第,又中英才杰出科。
累转考功员外郎
武后爱其才,甚宠待之,迁凤阁舍人,进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俄坐赃出为庐州刺史
张易之诛,贬衡州长史
中宗即位,授将作少监,累迁鸿胪卿修文馆学士
雅有文才,广交宾朋,当时称为风流之士
兵部尚书
卒年五十,赠侍中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2 字茂之,一说字茂实雍州泾阳(今陕西泾阳)人。
进士及第
弱冠中英材杰出科,调相州参军事
累转考功员外郎,迁凤阁舍人,进天官(吏部)侍郎
武后长安元年(701)夏官(兵部)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四年,贬为庐州刺史
再贬衡州长史
中宗即位,召授将作少监
景龙中,累转鸿胪卿修文馆学士
睿宗景云二年(711),迁兵部尚书
玄宗先天元年(712),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旋卒于官。
侍中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新唐书》之《武后本纪》、《中宗本纪》、《宰相世系表二上》,《唐诗纪事》卷九。
迥秀雅有文才,时称风流之士
全唐诗》存诗4首。
迥秀
秦州都督大宽族孙。
弱冠应英材杰出举。
长安初历天官夏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出为庐州刺史
景龙中累转鸿胪卿修文馆学士
持节朔方道行军大总管
兵部尚书
侍中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史崇武周
武后时太清观主。
金紫光禄大夫
鸿胪卿员外置同正员
河内郡开国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天息灾北宋 ? — 1000
天息灾
天竺迦湿弥罗国人也。
太平兴国中
与乌填曩国三藏施护
京师
时梵德前后叠来。
各献梵筴。
集置甚富。
上。
方锐意翻传。
思欲得西来华梵淹贯器业隆善者。
译主
诏于太平兴国寺西。
译经传法院
以须之。
先是。
有梵德法天者。
中天竺国人。
妙解五明。
深入三藏。
初至蒲津
与通梵学沙门法进
译无量经七佛赞。
守臣表上之。
上览之大悦曰。
胜事成矣。
天息灾施护同召见。
问佛法大意。
对扬称旨。
赐紫方袍。
并居传法院
赐师号天息灾明教大师
法天教大师
施护显教大师
令先以所将梵本。
各译一经。
诏梵学僧法进常谨清沼。
笔受缀文。
光禄卿杨说。
兵部员外郎张洎润文。
殿直刘素监护。
所须受用。
悉从官给。
三师译经仪式上之。
且请。
译文有与御名庙讳同者。
前代不避。
若变文回护。
恐妨经旨。
诏答。
佛经用字。
宜从正文。
庙讳御名。
不须回避。
一月译经成。
天息灾上圣佛母经。
法天上吉祥持世经。
施护上如来庄严经各一卷。
两街
选义学沙门百人。
详定经义。
左街僧录神曜等言。
译场久废。
传译至艰。
三师
即持梵文先翻梵义。
以华文證之。
曜众乃服。
上览新经。
宰臣曰。
佛氏之
有裨政理。
普利群生。
达者自悟渊源。
愚者妄生诬谤。
朕于此道。
微识其宗。
凡为君正心无私。
即自利行。
行一善以安下。
即利他行。
梁武舍身为奴。
此小乘偏见。
非后代所宜法也。
车驾幸译经院
赐坐慰劳。
增什物给童子。
悉出禁中所藏梵本。
令其翻译。
复选梵学沙门
笔受
义学沙门十人。
證义
自是每岁诞节。
必献新经。
皆召坐赐斋。
以经付藏颁行。
西国大乘祝藏经。
法天详定。
奏。
此经是于阗书体。
非是梵文。
况其中无请问人。
及听法众。
前后六十五处。
文义不正。
帝召谕曰。
使邪伪得行。
非所以崇佛教也。
宜焚弃此本。
以绝后惑。
下诏曰。
朕方隆教法。
用福邦家。
其内外诸郡童行并与剃度。
时新经陆续以上如次披览。
宰臣曰。
天息灾等。
妙得翻译之体。
诏除天息灾朝散大夫光禄卿
法天施护朝奉大夫试鸿胪卿
法天改名法贤
并月给酥酪钱有差。
上亲制三藏圣教序以赐之。
用冠新译之首。
中云。
法师天息灾等。
常持四忍。
早悟三空。
翻贝叶之真诠。
续人天之圣教。
芳猷重启。
偶运当时。
润五声于文章。
畅四始于风律。
堂堂容止。
穆穆辉华。
旷劫而昏蛰重明。
玄门昭显。
轨范而宏光妙法。
净界腾音。
真宗即位
礼部侍郎陈恕
以译院久费供亿为言。
上不听。
且制序文。
命置先帝序后。
法贤请也。
咸平三年八月
天息灾示寂。
谥慧辩
敕有司具礼祭葬。
次年法贤亡。
谥玄觉
礼视慧辩
施护先逝。
三师遭逢圣世。
首隆译场。
续狮弦之响。
发空谷之音。
阐宣之功。
无忝前哲矣。
新续高僧传·译经篇第一之一
天息灾者,中天竺惹陀难国密林寺僧也。
宋太平兴国五年二月,与施护西来,止于汴京,时法天蚤至,方译《大乘庄严宝王经》,太宗为制《大宋新译三藏圣教序》,诏普度下童男为僧,使习梵书,复敕设译经传法院东京太平兴国之西,如唐故事,以宰辅为译经润文使
息灾译经十馀部,中有《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二十卷,二十有八品,又《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四卷:佛在舍卫国,有无量菩萨及八部男女集,从大地狱出大光明遍照园中,见大庄严,除盖障菩萨请问因缘,佛为说圣观自在菩萨历劫救苦之事,及说所住种种三昧之名,又说身毛诸孔希有功德,普贤菩萨十二年不得边际云云。
词义明晓。
施护译《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语意简括,皆依次呈览。
宋自太宗尊崇梵典,译经设官,前后所翻新来一切经律都九十馀部。
真宗为制《继圣教序》,息灾皆承锡三藏朝奉大夫光禄卿,并号传法大师
息灾更得紫方袍之赐。
咸平三年八月息灾示寂,谥曰慧辨法师,敕有司具礼送终。
宠恤并优。
施护者,乌埙曩国人,其国属北印度,故称北印度僧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法天宋初 ? — 1001
相关著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1 【介绍】: 僧。
天竺摩伽陀国人
宋初至鄜州,与河中梵学僧法进译经义,始出《无量寿经》、《尊胜经》、《七佛赞》。
太祖建六年召见,赐紫衣师号,入译经传法院
太宗雍熙二年改名法贤
真宗咸平元年所译新经,真宗为之制序。
卒谥玄觉法师
天息灾
天竺迦湿弥罗国人也。
太平兴国中
与乌填曩国三藏施护
京师
时梵德前后叠来。
各献梵筴。
集置甚富。
上。
方锐意翻传。
思欲得西来华梵淹贯器业隆善者。
译主
诏于太平兴国寺西。
译经传法院
以须之。
先是。
有梵德法天者。
中天竺国人。
妙解五明。
深入三藏。
初至蒲津
与通梵学沙门法进
译无量经七佛赞。
守臣表上之。
上览之大悦曰。
胜事成矣。
天息灾施护同召见。
问佛法大意。
对扬称旨。
赐紫方袍。
并居传法院
赐师号天息灾明教大师
法天教大师
施护显教大师
令先以所将梵本。
各译一经。
诏梵学僧法进常谨清沼。
笔受缀文。
光禄卿杨说。
兵部员外郎张洎润文。
殿直刘素监护。
所须受用。
悉从官给。
三师译经仪式上之。
且请。
译文有与御名庙讳同者。
前代不避。
若变文回护。
恐妨经旨。
诏答。
佛经用字。
宜从正文。
庙讳御名。
不须回避。
一月译经成。
天息灾上圣佛母经。
法天上吉祥持世经。
施护上如来庄严经各一卷。
两街
选义学沙门百人。
详定经义。
左街僧录神曜等言。
译场久废。
传译至艰。
三师
即持梵文先翻梵义。
以华文證之。
曜众乃服。
上览新经。
宰臣曰。
佛氏之
有裨政理。
普利群生。
达者自悟渊源。
愚者妄生诬谤。
朕于此道。
微识其宗。
凡为君正心无私。
即自利行。
行一善以安下。
即利他行。
梁武舍身为奴。
此小乘偏见。
非后代所宜法也。
车驾幸译经院
赐坐慰劳。
增什物给童子。
悉出禁中所藏梵本。
令其翻译。
复选梵学沙门
笔受
义学沙门十人。
證义
自是每岁诞节。
必献新经。
皆召坐赐斋。
以经付藏颁行。
西国大乘祝藏经。
法天详定。
奏。
此经是于阗书体。
非是梵文。
况其中无请问人。
及听法众。
前后六十五处。
文义不正。
帝召谕曰。
使邪伪得行。
非所以崇佛教也。
宜焚弃此本。
以绝后惑。
下诏曰。
朕方隆教法。
用福邦家。
其内外诸郡童行并与剃度。
时新经陆续以上如次披览。
宰臣曰。
天息灾等。
妙得翻译之体。
诏除天息灾朝散大夫光禄卿
法天施护朝奉大夫试鸿胪卿
法天改名法贤
并月给酥酪钱有差。
上亲制三藏圣教序以赐之。
用冠新译之首。
中云。
法师天息灾等。
常持四忍。
早悟三空。
翻贝叶之真诠。
续人天之圣教。
芳猷重启。
偶运当时。
润五声于文章。
畅四始于风律。
堂堂容止。
穆穆辉华。
旷劫而昏蛰重明。
玄门昭显。
轨范而宏光妙法。
净界腾音。
真宗即位
礼部侍郎陈恕
以译院久费供亿为言。
上不听。
且制序文。
命置先帝序后。
法贤请也。
咸平三年八月
天息灾示寂。
谥慧辩
敕有司具礼祭葬。
次年法贤亡。
谥玄觉
礼视慧辩
施护先逝。
三师遭逢圣世。
首隆译场。
续狮弦之响。
发空谷之音。
阐宣之功。
无忝前哲矣。
新续高僧传·译经篇第一之一
释法天,一曰法贤,中天竺摩伽陀国人。
宋初,至鄜州,与河中梵学僧法进译经义,始出《无量寿经》、《尊胜经》、《七佛赞》。
州牧王龟从润色之,献阙下。
太祖建六年八月,召见赐紫
初兴译事,诏童子五十人习梵书。
法天所译,《大方等总持宝光明经》五卷,《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六卷、《外道问圣大乘法无我义经》二纸馀,《佛说一切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七纸馀,《佛说圣曜母陀罗》三纸半,《圣无能胜金刚大陀罗尼》三纸半,《佛说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五纸,《毗俱胝菩萨一百八名》三纸馀,《诸佛心印陀罗尼》一纸半,《圣虚空藏菩萨陀罗尼》六纸馀,《佛说慈氏菩萨誓愿陀罗尼》一纸弱,《佛说大护明大陀罗尼》五纸,《佛说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七纸,《佛说普贤菩萨陀罗尼》二纸强,《最上大乘金刚大教宝王》二卷,《妙臂菩萨所问经》四卷,《佛说金刚菩萨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经》三卷,《圣多罗菩萨一百八名陀罗尼》六纸馀,《佛说宝藏神大明曼拿罗仪轨》二卷,《大寒林圣拿罗陀罗尼》四纸馀,《最胜佛顶陀罗尼》二纸强,《无能胜大明陀罗尼》七纸半,《无能胜大明心陀罗尼》一纸半,《佛说圣宝神仪轨》二卷,《七佛赞呗伽陀》二纸强,《佛说文殊师利一百八名梵赞》三纸半,《佛说圣观自在菩萨梵赞》二纸弱,《犍椎梵赞》七纸半,《佛说长者施报》六纸馀,《佛说七佛》一卷,《毗婆尼佛经》二卷,《佛说大三摩惹》四纸半,《妙法圣念处》八卷,《佛说分别缘生》一纸馀,《嗟袜曩法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三纸馀,《佛说诸形有为》一纸强,《佛说目莲所问经》二纸弱,《佛说苾刍五法》四纸馀,《佛说苾刍迦尸迦十法》二纸半,《菩提心观释》二纸馀,《佛一百八名赞》二纸馀,《胜军化世百喻伽陀》七纸弱,《六道伽陀》五纸。
综上所译,都四十四种,大小百一十九纸,成帙者三十五卷,其所敷者博,而功亦勤矣。
太祖以来,迄于真宗,四十馀年中,累承恩锡,赐天竺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号曰“传教大师”。
太宗雍熙二年,帝览新译已,改其名曰法贤
盖天、皆译音,本叠韵也。
咸平元年,复所译新真宗为之制序。
今大藏载法贤译经共六十馀部,中有《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七卷,共二十五品,首列圣教序。
咸平四年五月示寂。
谥玄觉法师,敕送终,如慧辨礼。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司马逸客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内温人
能诗文,有经济才。
武周长安二年,以员外郎相王李旦北征。
中宗景龙四年,任赤水军大使凉州都督
又曾任刑部侍郎
卒谥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客,一作容,误。
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
武后长安二年(702)相王李旦安北道行军元帅逸客时以员外郎从军北征。
中宗景龙四年(710)赤水军大使凉州都督
又曾任刑部侍郎
卒,赠鸿胪卿谥曰烈
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二、苏颋《命吕休璟等北伐制》、《唐会要》卷七九。
逸客勤学能诗,刘秀称其“英玮明允,特达聪亮,负经济之伟才”、“学综群玉,文擅掷金”(《凉州卫大云寺古刹功德碑》)。
全唐诗》存诗1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韦抗唐 667 — 7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67—726 【介绍】: 京兆万年人
韦安石从父兄子。
明经第。
睿宗景云初,为永昌令,不事威刑而治,前令无及者。
玄宗开元三年,自左庶子出为益州长史
四年,入为黄门侍郎,累迁御史大夫兼按察京畿
坐荐御史非其人,授安州都督,改蒲州刺史
官终刑部尚书
卒谥贞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67—726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明经及第,补魏州参军
累迁殿中侍御史,转主客吏部员外郎,进吏部郎中
景云初(710),为洛阳,迁御史中丞礼部尚书
兵部尚书
开元三年(715),自太子左庶子出为益州长史
四年,入拜黄门侍郎
鸿胪卿御史大夫,出为安州都督
十一年,入拜大理卿,迁刑部尚书
封武阳伯
十四年卒,赠太子太傅谥曰贞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苏颋刑部尚书韦抗神道碑》。
全唐诗》存诗1首。
字抗
京兆万年人
明经
景云初右台御史中丞
开元中大理卿
刑部尚书
封武阳伯
十四年卒。
年六十。
太子太傅
谥曰贞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施护
天息灾
天竺迦湿弥罗国人也。
太平兴国中
与乌填曩国三藏施护
京师
时梵德前后叠来。
各献梵筴。
集置甚富。
上。
方锐意翻传。
思欲得西来华梵淹贯器业隆善者。
译主
诏于太平兴国寺西。
译经传法院
以须之。
先是。
有梵德法天者。
中天竺国人。
妙解五明。
深入三藏。
初至蒲津
与通梵学沙门法进
译无量经七佛赞。
守臣表上之。
上览之大悦曰。
胜事成矣。
天息灾施护同召见。
问佛法大意。
对扬称旨。
赐紫方袍。
并居传法院
赐师号天息灾明教大师
法天教大师
施护显教大师
令先以所将梵本。
各译一经。
诏梵学僧法进常谨清沼。
笔受缀文。
光禄卿杨说。
兵部员外郎张洎润文。
殿直刘素监护。
所须受用。
悉从官给。
三师译经仪式上之。
且请。
译文有与御名庙讳同者。
前代不避。
若变文回护。
恐妨经旨。
诏答。
佛经用字。
宜从正文。
庙讳御名。
不须回避。
一月译经成。
天息灾上圣佛母经。
法天上吉祥持世经。
施护上如来庄严经各一卷。
两街
选义学沙门百人。
详定经义。
左街僧录神曜等言。
译场久废。
传译至艰。
三师
即持梵文先翻梵义。
以华文證之。
曜众乃服。
上览新经。
宰臣曰。
佛氏之
有裨政理。
普利群生。
达者自悟渊源。
愚者妄生诬谤。
朕于此道。
微识其宗。
凡为君正心无私。
即自利行。
行一善以安下。
即利他行。
梁武舍身为奴。
此小乘偏见。
非后代所宜法也。
车驾幸译经院
赐坐慰劳。
增什物给童子。
悉出禁中所藏梵本。
令其翻译。
复选梵学沙门
笔受
义学沙门十人。
證义
自是每岁诞节。
必献新经。
皆召坐赐斋。
以经付藏颁行。
西国大乘祝藏经。
法天详定。
奏。
此经是于阗书体。
非是梵文。
况其中无请问人。
及听法众。
前后六十五处。
文义不正。
帝召谕曰。
使邪伪得行。
非所以崇佛教也。
宜焚弃此本。
以绝后惑。
下诏曰。
朕方隆教法。
用福邦家。
其内外诸郡童行并与剃度。
时新经陆续以上如次披览。
宰臣曰。
天息灾等。
妙得翻译之体。
诏除天息灾朝散大夫光禄卿
法天施护朝奉大夫试鸿胪卿
法天改名法贤
并月给酥酪钱有差。
上亲制三藏圣教序以赐之。
用冠新译之首。
中云。
法师天息灾等。
常持四忍。
早悟三空。
翻贝叶之真诠。
续人天之圣教。
芳猷重启。
偶运当时。
润五声于文章。
畅四始于风律。
堂堂容止。
穆穆辉华。
旷劫而昏蛰重明。
玄门昭显。
轨范而宏光妙法。
净界腾音。
真宗即位
礼部侍郎陈恕
以译院久费供亿为言。
上不听。
且制序文。
命置先帝序后。
法贤请也。
咸平三年八月
天息灾示寂。
谥慧辩
敕有司具礼祭葬。
次年法贤亡。
谥玄觉
礼视慧辩
施护先逝。
三师遭逢圣世。
首隆译场。
续狮弦之响。
发空谷之音。
阐宣之功。
无忝前哲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士性明 1546 — 159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6—1598 【介绍】: 浙江临海人字恒叔号太初
王宗沐侄。
万历五年进士
确山知县征授礼科给事中
首陈天下大计数千言,切中时弊,多议行。
杨巍阿谀辅臣申时行时行邪媚,皆失大臣体统。
又请召还沈思孝吴中行等,忤旨不报。
出为四川参议,官终鸿胪卿
有《广志绎》、《五岳游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恒叔临海人
万历丁丑进士,除知确山县礼科给事中太仆少卿有五岳㳺草
维基
王士性1547年—1598年),字恒叔号太初浙江台州府临海县人,民籍。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出生,常自称天台人
万历元年(1573年)癸酉浙江乡试第十五名举人
万历五年(1577年)登三甲进士,授朗陵(今河南确山)知县
万历十一年八月任礼科给事中,弹劾应元巡抚郭思极,称其科场作弊,取中张居正子张懋修,后典试四川
万历十三年(1585年)母去世,丁忧三年。
万历十六年(1588年)三月复除礼科给事中九月吏科右给事中,不久因触犯皇帝,被派往外官,四月出为四川布政司右参议十七年四月调任广西,升云南副使十九年七月调任河南提学副使二十年十二月山东督粮左参政
二十二年三月太仆寺少卿,管京营,二十三年七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因力辞触怒神宗,遂改南京鸿胪寺正卿,一生喜游历,漫游名山,旅途中写了许多笔记,他还在张家渡象鼻岩创建白象书院。
万历二十六年卒于鸿胪卿任上。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皇甫惟明盛唐 ? — 74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6 【介绍】: 唐人
玄宗开元十七年,为忠王友,因奏事面陈与吐蕃通和之便,诏充使往吐蕃通问。
天宝元年,为陇右节度使,破吐蕃大岭等军。
又攻石堡城,不能克。
五载,兼河西节度使鸿胪卿
旋因与韦坚善,为李林甫所劾,贬播州太守
寻被杀于黔中
惟明
天宝元年陇右节度使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游明根北魏 419 — 4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9—499 【介绍】: 北魏广平任人,字志远
综习经典。
文成帝时,历都曹主书封安乐男
出使南朝宋孝武帝之为长者
献文帝时累拜东兖州刺史改封新泰侯
孝文帝时,官至大鸿胪卿河南王斡师。
参定律令,屡有直言。
又以为五更,行辟雍礼。
后归广平,国有大事,常以玺书咨访。
全后魏文·卷二十九
明根字志远,雅从祖弟。
太武时为中书学生,景穆太子监国,以为主书
文成即位,迁都曹主书,赐爵安乐男宁远将军
员外散骑常侍冠军将军、安乐侯。
献文即位,出为东青州刺史,迁散骑常侍平东将军都督兖州军事、瑕丘镇将,寻拜东兖州刺史,改爵新泰侯
孝文即位,入为给事中,迁仪曹长,假安南将军、仪曹尚书广平公。
寻正尚书,迁大鸿胪卿、河南王干师。
随例降侯为伯,致仕。
太和二十三年卒,赠光禄大夫谥曰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皮罗阁盛唐 ? — 74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8 【介绍】: 唐时南诏王
罗盛孙。
姓蒙氏
玄宗开元二十六年,以破洱蛮功封云南王赐名归义
乃厚赂剑南节度使王昱,并五诏,尽有云南之地,又破吐蕃
二十七年,徙居太和城
天宝四载,遣其孙凤伽异入朝,授鸿胪卿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元当可北宋
简介
靖康元年(1126)右司谏。
靖康元年(1126)监察御史
靖康二年建炎元年(1127)鸿胪卿
建炎二年(1128)缺载。
陈睦北宋 ? — 1085
全宋诗
陈睦
~一○八五),字和叔一字子雍(《永乐大典》卷三一四一引《苏州府志》),莆田(今属福建)人。
侗弟。
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进士
神宗熙宁三年(一○七○)为秘阁校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
八年,迁监察御史,出为两浙提点刑狱(同上书卷二七○)。
元丰元年(一○七八)昭文馆(同上书卷二八八)。
七年,为鸿胪卿,以宝文阁待制广州(同上书卷三四六)。
八年,移知潭州,卒(同上书卷三六一)。
事见《莆阳文献传》卷一三。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七○一
陈睦
——一○八五)字子雍莆田(今福建莆田)人。
嘉祐六年进士第二
治平中秘书丞
三年诏举馆阁才学之士,刘攽、李常、李清臣辈首被选擢,除秘阁校理
熙宁中提举两浙常平,以丞相曾公亮荐迁提点刑狱
八年,兼监察御史,后判登闻鼓院
元丰初起居舍人、直昭文馆奉使高丽
还,权判刑部,进史馆修撰,迁鸿胪少卿
七年宝文阁待制、知广州
八年直龙图阁、知潭州,卒,赠少保
见《永乐大典》卷三一四一引《苏州府志》,《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二六二、二八八、三二四、三四六、三六一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姚浙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钱塘人字元白号秋涧
后迁居江宁
弱冠入太学,谒选授鸿胪卿
不久辞官归。
工诗,善行书,亦工画梅。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